这种短暂的繁荣并未带来可持续的发展,在市场相对低迷等多重因素作用下,中钢各个产业板块并没有发挥相互补充的功用,相反,却成为拖累企业业绩的累赘,并最终陷入发展困局
2014年7月以来,中钢集团陆续出现银行贷款逾期情况并启动债务重组工作。截至去年末,中钢集团及所属72家子公司债务超过1000亿元,但直到目前债务重组工作仍未获得实质性进展。与此同时,近年来中钢集团的资产总额呈现出快速下滑态势,从最高时期的1800亿元到2013年的1101亿元,高企的资产负债率成为业内出现中钢即将面临破产传闻的肇端。
一个快速达到千亿级规模的央企,为何在短期内迅速陷入了严峻的困局?一方面是快速扩张的产业版图,但在业内创造了“中钢速度”的发展布局背后,却是一个以高举外债带来的虚胖产业帝国,这一模式注定了中钢将成为产业中那颗最为摇摆的棋子;另一方面,快速发展的同时公司却无力对未来的发展战略进行梳理,仅仅是完成了产业板块的拓展与延伸,而无法依靠不断提升经营能力来将其转化成为企业的发展动能。
资不抵债?
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12月,中钢集团及所属72家子公司债务逾1000亿元人民币,其中金融机构债务近750亿元,牵涉境内外80多家银行,还有一些信托、金融租赁公司。同期,中钢集团的总资产也就1000亿元左右,这意味着其很可能陷入资不抵债的尴尬中。
事实上,中钢集团如今面临的困境不是突然出现的。早在2014年有媒体曝出中钢面临着巨大的债务压力时;接近中钢管理层的消息人士曾对外透露,当时整个集团公司的确存在着部分资金回笼未按期到账的情况,再加上钢铁行业处于集体低迷时期,中钢的资金面确实出现了紧张。可是也有消息显示,当时的中钢总体经营处于平稳正常阶段,并且可能获得中央数百亿元的注资。
时至今日,中钢集团再次传出面临着巨大债务压力的信息,其实还是上述消息的延续,只不过目前中钢的处境似乎比以往更加严峻了而已。一方面,国际钢铁市场的总体需求依然处于相对低迷阶段。虽然2014年国内钢铁行业总体出口额相对提升,但人们也清醒地看到了国际钢铁市场的贸易保护主义倾向有所抬头,各种贸易壁垒不断涌现,成为中国钢铁企业在现阶段“走出去”面临的最大难题。
另一方面,钢铁企业在国内市场陷入了产能过剩的困境,转方式调结构成为钢企目前发展的主旋律。其实,钢铁行业的产业过剩是全球范围内的,虽然伴随着原材料价格以及美元汇率的波动,全球钢材市场也出现了短暂的钢材价格回升的“春天”,但如果无法解决产能过剩问题,任何市场变动其实都是缺乏长期动力的。所以,当前我国钢企的当务之急就是积极化解过剩产能。
当然,面临着巨额债务压力的中钢也不是一点好消息都没有,至少目前国内降息对它乃至所有钢铁企业来讲都是一个利好。伴随着央行[微博]降息而来的是钢企资金使用成本以及利息负担的减轻,但这种转变无法给中钢带来结构性的变化,“中钢式”困局依然会持续。
“中钢速度”
一直以来,钢铁行业就存在着这样的发展模式,那就是通过不断地借款支撑企业的发展,这一点无论对中钢还是其他钢企来说都一样,只不过在程度上会有所差异而已。绝大部分钢企不是靠着固有的资金和公司的盈利去发展和扩张,而是依靠银行借贷和融资借款达到目的,这就导致了资产负债率连年攀升,也是造成中钢困局的始作俑者。
来自中钢协的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年中,全国86家大中型钢铁企业总负债已超过3万亿元,其中银行贷款达1.3万亿元。对中钢来说,伴随着快速发展,它的债务水平也水涨船高,甚至创下了天量。数据显示,2011年至2013年,中钢集团的总负债分别为1210.55亿元、1070.73亿元、1033.52亿元,资产负债率分别为96.22%、98.10%、93.87%。总负债维持在千亿元的水平,相信这一点不用解释大家都会清楚地明白,中钢“摊上大事了”。
如果经营状况良好,企业面临着债务规模高企的状况也就算了。可中钢却偏偏在经营上也无法有所作为,总体的经营成绩连年下滑。2010年,中钢的总资产已膨胀至超过1800亿元,而随后其营业总收入却持续减少,由1797亿元减至1404亿元,三年内减少营收近400亿元,这也就难怪行业内会传出中钢因资不抵债而面临破产的传言。
实际上,中钢的发展难题还有一个重要诱因,那就是其盲目的产业扩张,导致扩张后无法产生收益,反而成为发展的拖累。早在2003年,中钢还只是一家以铁矿石进出口、钢铁及相关的设备贸易为主的公司,营业收入只有120多亿元,在中国企业500强中位列第150位。但此后中钢却开启了“中钢速度”模式,开始了一系列的并购、重组。从2005年8月至2007年12月间,中钢集团先后重组了业内的7家重点企业。在海外布局上,中钢分别在澳大利亚、南非等地投资收购了铁矿、铬矿资源基地。例如,2008年,中钢收购了澳大利亚中西部矿业(7.85,-0.03,-0.38%)公司;中钢还在非洲投资和增设10家子公司,以投资铁矿石和镍矿的生产。随后,中钢逐步构建起了“矿业、炭素、耐火、铁合金、装备制造”的五大产业运作格局。
快速布局产业板块,虽然带来了短暂的销售收入的快速增长,帮助中钢顺利实现了千亿规模的跨越,创造了一个快速发展神话——2004年到2007年,中钢用4年时间实现了增长867%,并将自己在中国企业500强排名由2003年的第150位拉升到了2008年的第33位。但这种短暂的繁荣并未带来可持续的发展,在市场相对低迷等多重因素作用下,中钢各个产业板块并没有发挥相互补充的功用,相反却成为拖累企业业绩的累赘,并最终带来了这种发展上的困局。
如何救赎
在现有的局势下,中钢首先要做的就是解决逾期债务问题,没有其他好的办法,或许只有引入战略投资者进行产业重组一条出路。通过寻求战略投资者并进行资产重组,缓解中钢目前面临的逾期债务难题,抛却政策上的障碍。现在最难的就是寻找那个能够进行资产重组接盘者,这是所有问题的核心所在。
在最为棘手的债务难题之外,中钢的重要任务就是实现资产的再增值,让现有的资产成为中钢发展的支撑。近日,国务院公布了《关于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的指导意见》,提出了包括加快铁路“走出去”步伐,大力开发和实施境外电力项目,加快自主品牌汽车走向国际市场等主要任务,这为国内钢铁行业的发展带来了极大机遇。
作为涵盖矿业、装备制造以及拥有海外布局的龙头企业,中钢必须抓住这一市场机遇。在国家政策性利好的带动下,在“一带一路”沿线市场进行广泛布局,在输出产能的同时,以本地化的技术和创新布局为当地市场提供差异化的竞争力产品解决方案,并由此盘活整个产业布局。
另外,中钢还可以探索的一个领域便是社会化的电商平台。虽然目前整个行业都在谈论互联网转型,但真正将交易、资源整合一体的成熟型平台还在摸索当中。目前中钢作为相对统一的进出口对接平台,可以充分发挥这一优势,形成社会化的开放平台。不仅对接国内钢铁企业(包括钢铁物流等相关产业及服务),而且可以实现国内外需求的对接与拓展,成为全新的业务增长点。
树挪死人挪活,中钢这棵大树既不能死,也不能让它死,就看在市场格局中如何决断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