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经济依然处于低迷衰退的背景下,中国经济能否在一季度后走出谷底逐渐回暖,已成为市场瞩目的话题。如何看待当前中国经济?近期信贷、外贸、物价等关键指标有何异动?在此间召开的由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举办的经济形势讨论会上,一些专家学者发表了自己的观点。
出现局部性恢复苗头
“虽然还不能称为全面的恢复,但中国经济已经出现了局部性恢复的苗头。”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经济主任李稻葵认为,这种苗头一方面体现在投资的增长上,另一方面则体现在消费在增长上。“当前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处于16年来最高水平,十分难得。”李稻葵说。
财政部财科所所长贾康认为,虽然今年一季度的一些数据会比较难看,但随着4万亿元投资措施的落实,政策效应将在未来几个月内全面显现,中国经济将实现前低后高的增长。
“根据库存理论,企业消化存货大约会经历两个季度的时间,现在看来,这个过程已经基本上接近于结束,我们对经济形势不应太悲观。”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局长张健华说。
相关数据显示,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在去年触底之后,目前已连续三个月上升,而体现企业生产活跃度的用电量指标在东部沿海地区部分省市已开始上升。
“总体而言,与美国、欧盟和日本相比,中国经济还是好的,经济增长率仍处在高位。尤其是我们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的运用空间比较大。”国泰君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经济学家李讯雷说。
外需变得更“冷”
根据世贸组织的报告,预计2009年世界贸易额将下降9%,发达经济体将下降10%,外需大幅度萎缩将严重考验中国出口引擎作用的发挥。
“外部冲击对中国出口的影响正明显增大。欧美的经济会进一步陷入衰退,实体经济的去库存化,以及美国储蓄率的回升和消费的下行,将导致我国出口面临非常恶劣的经济环境。”国家发改委委外经济研究所所长张燕生说。
但张燕生同时认为,目前来看,虽然外需变得更“冷”,但国内基本面对进出口的支撑作用正在加强。“国内政策的积极支撑作用正在显现,会对出口带来一定的支撑作用。”
李稻葵提醒,从近期的一些征兆来看,美国经济或将实现更早恢复。“美国经济迅速恢复的代价将是全球原材料价格的迅速上升,由于我国是依赖于原材料进口的国家,这种传导效应将对我国经济增长形成负面影响。”李稻葵说。
一季度信贷猛增成定局
从去年11月起,我国月度新增人民币贷款连续放量增长,四个月新增量接近过去几年的年度增量。由于信贷增长是拉动经济的重要指标,对3月份信贷增量和投向,市场格外关注。
“虽然三月份具体的数字还没出来,但我们根据前20天的数据观测可以判断,三月份我国信贷增速依然处于高位,目前看来,这种信贷增长是可持续的。”张健华说。
更多与会专家关注银行信贷的投向。“对整个经济来说,信贷增长是推动经济发展的最主要拉动力,增长是好事,但要关注信贷结构和投向的领域。”社科院金融所研究员易宪容说。
“资金大量投放之后,整个金融领域流动性还是比较充裕的,但是这些钱是否能进入到实体经济让人怀疑。”李迅雷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