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边企业青睐珠三角只是跨地区合作的一个缩影,“珠三角”、“大珠三角”、“泛珠三角”等概念的不断延展也颇有意味。肖金成说:“概念频出的背后,表明地区发展超出了原先地理范围的框架,珠三角起到了带动周边地区经济的作用。”
在珠三角与长三角的辐射作用下,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发展也开始提速。不久前,海峡西岸经济区具体落实措施正式公布。今年全国两会上,构建“海峡经济区”的提案引发热议。专家认为,构建“海峡西岸经济区”有助于促进两岸经济合作,同时,也能将台湾的优势辐射到海峡西岸地区,继而推动中部崛起。
“构建区域经济圈的现实意义就是推动圈内合作圈外联谊,圈内互补圈外合作。”肖金成表示,区域经济的活力不断增强,支撑起整个中国经济发展的大厦。
区域协调迈出新路
1999年以来,一系列区域政策接连出台,中国迈上了区域协调发展的道路,并形成了东部率先、西部开发、中部崛起和东北振兴“四大板块”,以及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等“八大经济圈”。
在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和政策的作用下,各地经济发展水平更趋协调。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研究部部长张军扩告诉记者,2004年到2007年,按基尼系数计算的中国地区差距呈现缩小趋势,基尼系数下降了0.005。
对此,肖金成表示,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和人口向沿海地区流动,西部地区人均收入水平会有较大程度的提高,而政府投资的倾斜也将有利于增加西部地区人民的收入。“今后,我国东西部地区的人均收入差距可望继续缩小。”
此外,他还预测,中国经济重心有北移的趋势:“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水资源条件的改善,制约北部沿海地区发展的因素将逐步化解,经济重心向北转移的趋势有可能成为现实,广义的环渤海地区的重化工业将成为中国经济的重要支撑。”
肖金成表示,未来30年间,我国区域经济格局将更趋协调,在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三大城市群继续主导中国经济发展的同时,京广线中段和长江中游地区可望崛起,一大批中等城市成长为大城市,新的城市群不断涌现。而国际经济合作和次区域经济合作则显现中国经济对于世界的影响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