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长假后首个交易日,受此前一周国际商品价格大幅下跌带动,国内商品期货市场出现了有史以来各品种全线跌停现象。尽管各种类别的大宗商品有不同的供求体系,但信贷市场的整体紧缩和实体经济运行的不确定性带来的悲观消费预期,导致投资者纷纷撤出商品市场。
在流动性收缩的情况下,商品的真实价值或许可以暂时回归。但在各国注资救市的背景下,流动性增加,这对已实现高度标准化交易的商品市场而言,意味着更多的不确定性,商品价格可能会更加剧烈地波动。
商品投资性需求受损
截至昨天收盘,国内商品期货市场仍有部分品种合约死死地封于跌停板。代表国际大宗商品整体价格表现的Reuters/Jefferies CRB指数在上周下跌10.44%后,本周以来跌幅已超过4%。大宗商品的整体价格基本上回到一年前的水平。
在很多交易者看来,商品价格的整体下滑刚刚开始。因为自2003年商品价格整体上扬以来,投机资金对于商品的介入已成为推动商品价格上涨的重要力量。Reuters/Jefferies CRB指数二季度末达到历史最高点时,巴克莱资本公布的数据显示,当季全球投资于商品的资金达到2700亿美元,同比增长19%,其中商品指数化投资额高达1750亿美元。
但信贷市场收缩的逐步加剧很快改变了这一切。次贷危机的不断蔓延使得资产价格的下滑从房产领域延伸至其他资产类别。资产价格缩水一方面降低了抵押品的价值,另一方面使得金融机构的信用风险加大,这两方面原因导致了信贷市场快速萎缩。信贷市场的萎缩促使机构通过抛售资产来获得流动资金,而这又进一步压低了资产价格。
中信东方汇理期货的高级经理梁海三说,商品市场在流动性扩张时积累了太多的泡沫,当流动性紧缩时,就是挤泡沫的时候了。机构没办法,只能砍仓,以获得流动性。
花旗集团在上周的报告中预估,过去两个月中商品上的净多头头寸减少了500亿美元,主要原因是投资者抛售原油和农产品期货。瑞银同期公布的报告基于CFTC公布数据的预估显示,农产品指数投资资金大量外流的状况依然持续,过去一周外流量达到14.4亿美元;过去一个季度中,指数投资者出售了91亿美元的农产品指数仓位,逆转了2007年和2008年的资金流入趋势。
中信东方汇理期货销售副总裁杜晓华说,主要经济体货币当局的注资,短期内还难以填补次贷危机带来的资金黑洞,商品牛市的一个基本成因——流动性泛滥,一两年内难以再现。
商品投资性需求的削弱直接带动了商品价格的整体下滑。而商品价格的下滑引发了作为商品市场另一定价主体——石油公司和矿产公司等原材料供应商的保值卖盘。为了防止商品价格继续下滑给自身带来损失,这些机构不得不在相关品种的衍生品上建立空头头寸,这更进一步打压了商品价格。
在大宗商品价格整体下滑的同时,黄金却受到投资者的追捧。黄金ETF持有的黄金量逐日增加,黄金价格水涨船高。截至北京时间8日16时53分,伦敦黄金现货价格报于910.25美元/盎司,上涨22.03美元。
商品价格难以稳定
商品价格因为投机资金的抛售而逐步走低,商品价格中“流动性溢价”的减少有可能使得大宗商品价格更容易向现货市场的基本供求回归。但在现今的宏观环境中,要实现商品价格在现货供求中的稳定显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次贷危机在给金融市场带来动荡的同时,也使得实体经济的未来充满不确定性,正在逐步实现“价值回归”的商品价格也难言稳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