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由收入型储蓄向资产型储蓄转型失败,出口导向型的亚洲则面临回归。
没有一个经济体可以永久地入不敷出。当下这场金融危机传递的真实信息是,游戏结束了。
美国经常账户赤字从1995年占GDP的1.5%猛然升至2006年的6%。2006年第三季度,赤字规模按年率达到8440亿美元的顶峰,美国每个交易日要从海外引入34亿美元的资本方能补足国内储蓄的巨大差额。
长久以来,这些资金随唤随到。大量新理论被捏造出来,用以理性地解释为什么无法持续的东西实际上也可以持续下去。很多人辩论说,对于拥有世界储备币种的国度而言,无拘无束的海外借贷是一种特权。有些人走得更远,庆祝新“布雷顿森林体系Ⅱ”的降临,认为像中国一样拥有额外储蓄的国家会源源不断地将过剩的美元换成美国资产,以此保持本国货币的竞争力及出口导向型增长模式。当然,到头来,这些“新思路”未能经受住时间及市场的考验。
问题的根源是美国从收入型储蓄到资产型储蓄的贸然转型。从1994年到2007年的14年间,按实值计算,美国实际消费需求的趋势增长率每年高达3.5%——持续时间如此之长,对现代史上任何一个经济体而言,这都是一场最盛大的消费狂热。同一时期,实际可支配个人收入增长平均仅为3.2%。美国消费者感到他们不必再按传统方式存款了——自大萧条以来,他们首次将收入型储蓄利率逼至零。为什么不呢?毕竟,他们已经发现了一种新的以资产为基础的储蓄战术——先是20世纪90年代后半期拿股票质押,然后是本世纪上半期拿房产质押。宽松的规章条例及管理监督,加之过度的货币政策调试,最终引发了廉价宽松的信贷膨胀。
当然,美国的消费者也终于背上了创纪录的债务负担。截至2007年底,家庭部门负债率飞涨至可支配个人收入的133%——比10年前上升了40%,这荒谬至极,然而这持续的时间越长,它在美国人心里就越根深蒂固。
现在,终于结束了。
世界经济的失衡看似是美国造成的,但美国的消费狂热是世界其他地区出口导向型经济体的食粮。对发展中的亚洲而言更是如此——自世纪之交以来,亚洲是世界上增长最快的主要地区。它大到足以占世界总产出的20%(按购买力平价测算),2000年至2007年间,发展中的亚洲实际GDP平均增长8%——是同一时间世界其他地区增速(3%)的2.7倍。
美国的消费狂热推动了亚洲的繁荣,对整个发展中的亚洲而言,2007年出口创下纪录,占当年该地区总GDP的45%——比20世纪90年代中期高出十几个百分点。这使世界上增长最快的地区比以往更依赖外部需求。随着美国消费——上述外部需求的最大来源——最终陷入困境,亚洲的出口导向型增长动力现在处境危险。
在此,中国无疑是关键的。2006年到2007年,经过两年近12%的GDP增长之后,2008年第二季度,中国增速放缓至10.1%。这种下调很大程度上是中国对美国出口增长明显减速的结果——继2003年到2007年年均增幅超过25%之后,2008年6月年同比增长仅为8%。非常明显,中国以美国为核心的出口及GDP增长——约占中国总外需的20%——受到挤压,与此相伴的是,中国对欧洲(2008年6月增长25%)及日本(增长22%)的出货量依然充满活力。由于日本及欧洲也在减弱,迄今为止在中国外需中较有活力的部分——总计占中国总出口额的30%也将开始衰退。由于这些拖后腿的因素,中国GDP增长极有可能在未来6个月内从10%进一步降至8%。
2002年至2007年中期的全球经济繁荣是全球化强大的跨境连锁的自然结果。世界上没有任何地区能比出口导向型的亚洲从这种关联性中获益更多。脱钩——假设性地将发展中经济体与发达世界分离——与过去5年强大的全球化趋势的核心理论背道而驰。无论在全球经济周期低谷还是高潮,这种全球化关联度都丝毫未损。通过发达的跨境反馈机制,在一个相互依存的世界里,亚洲出口导向型经济体对于美国需求减弱的反应正在各地市场及经济体中触发强大的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