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有如激流行船,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现在,船在哪里?是否走出了暗礁区?还不好说。比较中国经济与发达国家的短长,现在,特别需要看清两大机会、把握两个市场、用好两股力量。
今年以来,在国内外多种因素的交互作用下,中国经济有如激流行船,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现在,船在哪里?是否走出了暗礁区?还不好说。正因为如此,有不少分析人士对中国经济的看法分歧很大。此时,如果一味沉湎于局部领域或者某些单方面数据,反而看不清问题的症结所在。
就经济而言,从大的方面讲,中国经济现在主要面临三大问题。
一是国际巨额金融资本的流窜问题。受美元持续贬值和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国际金融资本自去年年初起,就从欧美金融市场向国际商品期货市场以及新兴市场流动。其流向和流量是前所未见的。而据有关人士测算,目前,欧美金融市场容纳的国际资本大约在百万亿美元左右,这笔巨额资本如果持续从欧美金融市场向其他地区和市场来回流窜,它所造成的骚扰是非常严重的。
二是国际初级产品价格在高位振荡问题。据相关研究,长期以来,国际商品期货市场可容纳的资金约万亿美元。与上百万亿美元的国际金融资本相比,这个市场的可容纳度只有百分之一。当国际金融资本受美国次贷危机影响,从欧美金融市场流出,流向商品期货市场时,它所受到的冲击是可想而知的。这正是去年以来国际初级产品价格暴涨的重要原因之一,也由此构成了全球性输入型通胀的压力。
三是外部需求萎缩导致内部产能过剩问题。今年年初以来,中国净出口增速出现了下滑趋势。一方面,这与部分出口企业亏损、减少出口有关;另一方面,更主要的是来自欧美等发达经济体的外部需求在萎缩。当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居民金融资产缩水后,又逢国际金融资本推高全球商品价格,不得不使发达国家的居民缩减消费,并由此影响了中国的出口。而出口增速的下降,又使中国持续多年的投资与产能过剩问题再次凸现出来,并引发了一系列问题。
在这种情况下,中国该怎么办?是寻找对策,化不利为有利、化危机为转机;还是被动应对、自我唱衰?这不只是态度问题,还有方法问题。比较中国经济与发达国家经济的短长,现在,特别需要看清两大机会、把握两个市场、用好两股力量。
所谓两大机会,一是国际市场的调整机会,二是国际产业资本的转移机会。
受美国经济及美元在世界经济版图中出现结构性变化的影响,近年来包括金融与商品市场在内的国际市场出现了系统性裂解,原有的市场结构、市场秩序,特别是价格秩序,受美元持续贬值影响,屡次被打乱。国际金融与商品市场出现了结构性大调整,一方面,使国际间的经济利益与话语权格局出现了重新洗牌的需要;另一方面,正为中国经济的全球布局提供了机会。现在,关键是要认清形势、把握大局、踏准节奏、图利自己的国民。
而在国际金融与商品市场出现结构性大调整的同时,国际产业资本也在加速转移。尤其在发达国家,受美国次贷危机影响,国际金融资本为寻找资金避风港,开始加大对原材料等初级产品市场的投机,使发达国家的产业资本遭受了产业资本贬值、生产成本上升以及消费需求萎缩的三重挤压,不得不进行产业转移。而中国又是这些产业资本转移最有条件的承接国。因此,在外部经济最糟的时候,也许正是中国的产业结构以低代价升级的最好时机。
所谓两个市场,一是正在升级的国内市场,二是正在变化的国际市场。
中国国内市场这两年出现了明显的升级态势。据商务部估算,去年中国人均GDP达到2456美元,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首次超过投资。到2020年,中国消费规模将超过30万亿元。目前,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一大手机市场、国内旅游市场、网络宽带市场,第二大黄金饰品市场和汽车市场,第三大奢侈品市场和医疗市场。到2014年,中国将成为全球最大的奢侈品市场;2015年,将成为世界第四大旅游客源输出国。这还只是从部分消费市场的角度看,还不包括中国不同地域的消费发育情况。这将带来多大商机,难以估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