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奥运,百年梦圆。宏伟的“鸟巢”向世人展现出中华民族的强盛与兴旺。在这充满绿色奥运理念的建筑中,有首钢人增添的光彩。首钢开发的钢渣干混砂浆产品,使废钢渣变身绿色建材,成功应用在“鸟巢”中。 废钢渣变身绿色建材,是首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诠释,是首钢树立环保理念、走循环经济之路的实践,是首钢化腐朽为神奇的精彩表现。 钢渣是炼钢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上个世纪六十年代,首钢的废钢渣就开始在永定河卢沟桥畔堆放。40多年的日积月累,使这里出现了一座绵延1公里、高达35米、总重300多万吨的“钢渣山”。不仅占用了大量的土地,也给附近的环境造成影响。 北京申办奥运会成功,并向全世界庄严承诺:举办一届绿色奥运。北京市政府提出,到2007年底前彻底解决卢沟桥“钢渣山”污染环境的问题。首钢将治理卢沟桥“钢渣山”作为重大环保治理项目,按年度分解任务,纳入总公司年度计划之中。废钢渣加工利用在国内没有先例,一切从零开始。承担重任的首钢环保产业事业部资源公司,成立了科技攻关小组,向这一新领域发起挑战。 干混砂浆,是将钢渣细磨后制成人工砂后,再与粉水泥、添加剂等按比例混合而成。这种袋装砂浆送到搅拌站后,直接拌水就能用来砌砖、抹灰等,成为具有较高附加值的钢渣综合利用产品,是当今世界废钢渣处理的最先进技术。瞄准这一先进技术,科技人员开始了艰苦攻关。添加剂不仅可以抑制钢渣的不稳定性,还可以进一步激发钢渣的活性,保水增稠。在研制过程中,他们找来国内外几十种配方进行对比试验,但配方都是用于天然材料,不适用于钢渣。面对困难,技术人员没有退却,付出了艰苦努力。攻关组负责人孟立滨坐地铁上下班时,经常因为思考问题而坐过站。他经常利用业余时间到西单图书大厦翻阅资料。那段时间,他的床头总会放着一个小本、一支笔,睡梦里想起一个方法,就马上记下,第二天进行试验。试验室的3名女同志干起了筛料的体力活儿,一天筛选几百公斤钢渣是常有的事。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数百次的试验,终于在2006年6月,研制出适用于钢渣干混砂浆的添加剂。 废钢渣变身绿色建材产品,具有施工不扬尘、节约能源、降低成本的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经过严格检测,其放射性低于国家标准10倍以上,其它指标也全部达到国家和北京市相关标准。这项技术填补了国内建材业干混砂浆绿色可持续发展技术的空白,解决了冶金业钢渣公害难题,实现了对天然沙的合理保护。干混砂浆的研制成功,开创了国内废钢渣循环利用的先河,为国内节能减排、循环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闯出了一条新路。 干混砂浆研制成功后,资源公司开始了市场竞争。在奥运工程建设中处处体现着绿色奥运理念。奥运“鸟巢”工程,需要大量砂浆,资源公司看准这一充分展示首钢环保理念和循环经济理念的时机,与多家企业展开竞标。经过施工方的试用和有关部门的严格检测,首钢的干混砂浆全部达到工程要求,一举飞入“鸟巢”,成为唯一用废钢渣代替自然材料进入奥运工程的企业,数千吨干混砂浆永远凝固在“鸟巢”之中。 国家体育馆地下室埋深约8米,抗浮水位负1米,需要在工程结构内部增加大量配重以抵抗地下水的浮力。奥运工程参建单位对首钢废钢渣材料的质量和环保性能进行检验检测,结果表明,辐射环境符合国家标准,对公众健康是安全的。不仅国家体育馆使用了35000立方米、约8万吨的废料,奥林匹克中心区地下车库、地下商业区和地下通道以及穿越中心区的大屯路、城府路隧道段回填、首都机场航站楼改造等工程也相继使用了首钢的废钢渣,共计140余万吨。通过检测和抽查,奥运工程所使用的首钢废钢渣各项指标均达到《奥运工程环保指南》等控制指标要求。(李子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