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2日晚9时, 攀钢集团四川长城特殊钢公司(以下简称攀长钢)武装部接到江油市人武部命令,要求在两个小时内组织30名基干民兵,赴四川省北川县抗震救灾。 灾情大于天。接到命令后,攀长钢武保部迅速集结了正在抗震自救的攀长钢基干民兵。晚上10时10分,30名民兵集结完毕,奔赴抗灾第一线。此时,攀钢(集团)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樊政炜为即将奔赴北川的30名基干民兵壮行。他要求他们全力以赴做好抗震救灾工作,展示攀钢职工的良好形象,并嘱咐他们一定要确保自身的安全。
生死营救
在前往北川的路途中,大多数民兵还不知道自己家里的情况,他们毅然奔向最需要救援的地方! 13日下午1时,30名勇士随着绵阳军分区民兵应急抢险队来到了灾情严重的北川县城外圈。在离县城十几公里的地方,堵车严重,他们下车跑步来到县城。由于道路垮塌,他们沿着山坡,顺着一根绳子滑到城里。 “先救人!”看到被地震摧毁的县城和埋在废墟下的同胞,他们心中只有一个目标。30位“战士”忘记了疲惫、忘记了饥饿,他们迅速分成三个队,拿起身边的工具冲向灾情最重的地方。 一队来到县城一条本来繁华的街道,道路两旁的房屋已经全部变形、倒塌,原本宽阔的街道在震后成了宽度不足1米的小巷,队员们穿过倒塌的残垣断壁,在狭窄的街道寻找幸存者。 “叔叔,我脚疼。”一个极其微弱的声音从一处倒塌的墙壁下传出来。“赶快救人。”一队的10名队员火速赶到传出声音的墙角,在那里,队员们看到了让他们至今无法忘记的一幕:一面斜倾的墙壁压在一位母亲的背上,躬着身子的母亲将两个孩子紧紧地抱在怀里。在生与死的关头,她用自己柔弱的身躯为孩子撑开一条生命通道。但由于墙壁压力过大,母亲与小男孩已经没有了呼吸,只有小女孩还在用最后的一点气息寻找生的希望。每一个队员都被眼前的一幕深深地震惊了,他们决定不惜一切代价救出这个小女孩。 他们迅速拿出携带的工具,用双手拼命地为小女孩挖出一条生命的通道。但随时可能倒塌的墙壁让他们的救援行动举步维艰, 锤头打坏了、锯条锯断了,队员们的手指磨破了。从下午2时30分开始,到晚上7时,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已经超过了规定回队的时间,余震不断地威胁着他们,他们仍决不放弃。但复杂而危险的环境让队员们无能为力。“只有先确保小孩的安全,再等专业的救援队伍过来。领队做出了决定,队员们含着泪用双手刨开小女孩身边的碎石和砖块,让她有足够呼吸的空间,给她准备了足够的食物和水,并用工具撑起她旁边的石板,确保了小女孩的安全。几个小时之后,消防部队成功地营救出了小女孩。 与此同时,二队和三队的队员们正在北川大酒店和一个已经不知道名字的小学里展开了营救。队员们用简易的担架,将营救出的伤员抬往驻地的救护车。时间就是生命,为了尽快让伤员得到救治,在坡度达到75度的山坡上,队员们一路接力,用最快的速度将伤者抬到了驻地。由于赶得太快,一路冲在前面的队员王勇被滚落的石块砸伤了大腿。经过简单的处理,他又立即跑去换下其他的队友继续前行。 25个小时的生死营救中,30名基干民兵用自己的双手、双肩为幸存的同胞开辟出通向生的道路,他们成功从倒塌的房屋下营救出11名幸存者,包括年逾80的老人和不到10岁的孩子。
抢通生命线
14日早上7时,忙碌了18个小时的他们又接到了新的任务一一抢修出一条从救护站到受灾现场的简易道路,为大部队的救援工作打通一条“生命线”。 接到命令后,他们迅速赶到自己负责的路段,冒着被山上滚落的石块砸伤的危险,开始了抢通“生命线”的战斗。 余震不断,两旁的山在抖动,人也随之颤抖,但30名“战士”忘记了身旁的危险。因为在不远处,有更多的生命在等待救援。为了尽快移走挡在路上的大石块,他们用手推、用肩扛,手磨出了泡,衣服被尖利的石块划破了,但他们没有停下来。忘记了危险、忘记了疲惫和伤痛,经过3个多小时的“突击”,他们成功抢通了十余里的道路,为救援部队实施营救扫清了障碍。 在出色地完成了上级下达的任务后,本来可以休息的他们又火速赶往受灾的区域,帮助救援部队把从废墟中救出的伤员抬回救援地。 从13日下午1时到达北川至14日下午2时完成救援任务,25个小时的时间里,攀钢基干民兵组成的抢险队圆满地完成了国家交给的任务,也经受住了困难的考验,受到了中央军委和绵阳军分区领导的表扬。并受到了中央军委副主席郭伯雄的亲切接见。 “在抢险救灾过程中,我们30个人代表的是攀钢。”面对称赞和表扬,队员们始终说“我们没有给攀钢丢脸”! 30位英雄的名字已经不能一一尽数,但他们的事迹将会被这个时代记住。在抗震救灾的第一线,在祖国的召唤、人民的需要面前,30名攀钢基干民兵,用他们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精神谱写了一曲可歌可泣的抗震救灾英雄之歌,也体现了攀钢职工勇敢拼搏、不畏艰险的精神,更展示了攀钢作为中央企业勇担社会责任的良好形象。 刚刚从抗震救灾一线返回的30名基干民兵在看望了自己的家人之后,又立即赶赴攀长钢各个居民区、厂区,抢修生活生产设施,投身到攀长钢抗震救灾、重建家园的工作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