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欲借海外采矿降低成本的企业联合体外,一批为利润驱动的出外找矿团悄然显现雏形。
近日,本报记者从全国工商联冶金商会常务副秘书长耿炳玺处独家获悉,中国最大民营钢铁企业江苏沙钢集团,以及河北国丰钢铁、德龙钢铁、江苏永钢集团等10余家民企都有望加盟全国工商联冶金商会提议的民营钢铁企业出外找矿的活动。而本月的25日,将会在唐山召开一个相关会议,与有关企业商讨民企联合体出外找矿的具体细节,包括以什么形式、每家出多少资金等等。
耿提到,民营联合体是在对外依赖度高、国外矿石价格飞涨、而国内民营企业普遍缺乏矿石进口资质的情况下,协会与企业发出的自主行动。面对持续高涨的原材料价格风险,中小民营钢铁企业发现,继续长期依靠现货市场已经很难生存下去。
耿还透露说,除了因成本压力驱动型的企业联合体外,还催生了一批利润驱动型的出外找矿团。
海外矿产已成投资
记者从清华大学矿业学习班通讯录上看到,来自国内矿业企业、其他行业投资公司、咨询机构、学府的几十位学员都在筹划以同学入股的形式成立矿业投资公司,据该班班主任张焱介绍,“在加拿大可以先将公司上市,然后拿着资本市场上募集的钱再去找矿业项目,也是可行的”。
“他们有些直接买矿山自己开采,有些会买下一座矿山后再倒手卖掉。”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中国矿业企业研修中心投资总监樊惠武告诉记者。矿山更类似于投机品。
“现在国人出外投资,买下一座矿山的成本已是几年前的8到10倍。之后投资者找人建配套设施、开采,这部分成本亦提高了60%左右;之后投资人再卖向市场,在原材料价格飞涨的情况下,有些投资人的利润依然能达到100%。”4月23日,方水平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称。方是金诚信矿业建设公司的总经济师、高级工程师,该公司在南非已经做了10年矿业开采和隧道建设业务。
方水平介绍说,国人出外开矿潮初始于2003年到2004年之间,“最早投资矿山的那些私人企业主赚海了”。而此轮的出外开矿潮已不同于之前的零散投资,投资者已不仅限于钢铁等用矿产的企业,房地产老板、服装业主、股票投资者、中介机构,甚至一些大学学府的工作人员都加入到找矿的行列。“以前我们找活干,现在投资者出高价抢着找我们干活。”
据媒体报道称,由澳中友好交流协会联合澳大利亚采矿与探矿者协会(AMEC)、澳大利亚矿业投资促进中心发起的“中澳矿业投资直通车”项目即将启动,5月20日,30多名中国矿业企业总裁、矿业投资公司高管、矿产勘查公司负责人将赶赴西澳大利亚首府珀斯参加2008AMEC澳大利亚矿业投资大会。
而英国商会首席中国顾问、英中中心主任吴克刚介绍,英国商会也正在和中国贸促会筹划成立相关服务平台,并即将和中国商务部探讨能否建立中国企业去英国投资的快速通道。
并非都能淘金成功
记者了解,我国周边国家、非洲、南美洲、澳大利亚及中亚国家已成国家开发银行支持国内企业矿业投资的重点区域。
并不是出外投资就能淘到金。原中国驻尼日利亚、冈比亚大使馆政务参赞安永玉告诉记者,对矿产项目的具体情况了解得不深入就盲目拍板是中国投资者的最大误区。“曾经有一个朋友低价买完矿,跑到当地一看,那里既不能兑换外汇,配套设施又没有建立起来,结果一开始就吃了亏。”
方水平则认为,矿山的估值风险也是国内投资者需面对的一个问题。有时选矿山就像赌博,因为只有矿石被挖出来之后,才能展现矿山的真实价值,“埋到土里谁都不知道能不能挖出金子”。
吴克刚认为,国际贸易壁垒、企业运行规则、法律语言障碍都是中国企业需克服的因素。
商务部贸易研究院海外投资研究中心副主任周密在“第二届中国企业跨国投资研讨会”上对记者表示,中国企业依然是国人出外开矿的主体,政府在服务方面做出了很多努力。首先,中国实施“走出去”战略,加强中国企业对跨国经营和全球化重要性的认识;其次,积极推进中国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合作,建立政府间沟通机制,为企业搭建合作平台;第三,政府利用各种资源,为企业提供信息服务,与东道国政府一起努力,引导企业海外投资产业;第四,与金融机构一起,为企业投资提供金融支持,有效防范企业对外投资过程中的风险。
“我们需要改进的是:如何有效整合资源,帮助企业减少在投资决策中面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还需要进一步完善投资服务,引导和建立企业海外投资所必需的社会中介服务体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