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快讯|成功封顶
一、零的突破,捷报频传
在一个行业发展历史长河中,每一次行业工程的诞生,都会镌刻下科技进步的印记。此刻,我们共同见证的,正是又一座矗立于时代潮头的石灰行业新型炉窑——它刚刚完成了至关重要的建设节点,预示着石灰生产领域中的新方法、新途径和新时代已经来临。
2024年11月18日,一个吉祥的日子,“第八代中国式双膛石灰窑”暨“ZGS外支撑式混喷双燃双膛石灰窑”1#窑窑体最后一段钢结构组件顺利抵达到窑体35.8米高度位置并成功吊装到位,标志着窑体本体钢结构顺利封顶。
该项目是“唐山金泉冶化科技产业集团”旗下“唐山金泉冶化科技产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唐山金泉公司)的以“终端全零碳化、节能高效化、煤气电一体化、能源循环产业化为主要技术手段”的“石灰绿能生产6+1零碳解决方案”重点示范项目,其顺利“封顶”是唐山金泉公司向建设行业高能效、具竞争力的绿色石灰产业循环经济产业示范园区、实现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迈进的关键一步。也是追求高质量发展、探索低碳石灰生产技术和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一招。
该项目自2023年07月开始规划设计,项目团队以攻坚克难的勇气和全力奋斗的锐气,凝心聚力,积极落实每一个时间节点、推进每一项重点任务,确保项目安全、质量、进度全面受控。到2024年8月初完成了45公里自建外网电力输送设施施工,然后陆续完成了矿山开采系统、石料破碎筛分系统、上料及石料余热预热系统、石灰焙烧系统的全部装备制造及土建工程施工。
2024年8月21日施工建设队伍正式进场,项目经过紧张施工建设,至窑体本体钢结构11月18日封顶,仅用88天就迎来这一关键时刻,实现了项目建设重大节点。作为项目重点控制工程,石灰窑吊装工作的顺利完成,是保证整个建设项目顺利实施的重要保证。
由于窑本体的高度较高,为了尽量减少高空作业,施工人员在窑壳钢结构及窑顶框架钢结构制作中,创新采用“模块化生产”、分体运输,安装现场采用地面拼装,分段吊装的方式,保证了工程质量,缩短工期,减低了安全风险;
吊装前,吊装团队依托公司现有的工法,结合项目实际,优化实施方案,确保吊装实现保安全、控成本、提进度的目标。特别是炉体结构及设备吊装,从开始吊装第.一带炉壳炉壳吊装完毕,仅用了6天时间,再一次刷新了业内窑体吊装的用时记录,在工业炉双膛石灰窑安装史上再次创造飞跃,在“一带一路”上书写了新的“金泉速度”。
该项目是由“中”字头央企系统单位挂帅组织,由唐山金泉公司负责全产业链项目的规划设计、装备制造、施工组织、生产运营的实施,是“一带一路”国际产能合作示范性项目。
项目坐落于蒙古国东戈壁省,总体规划建设年产20万吨精品氧化钙及深加工项目,将全面应用唐山金泉公司专利技术“混料与喷吹两用的窑外通道支撑式双膛窑及生产方法”(专利号:发明专利号:CN202310723255.X,实用新型专利号:CN202321555958.8)所涉及的全部技术和方法,同时综合了“用于实现并流逆流同步煅烧及炉内脱硝的双膛石灰窑”专利号:发明专利号:CN202110838973.2,实用新型专利号:CN2021221694962.3)的关键技术,其节能、低碳、绿色设计理念与实践,为石灰产业项目建设树立了新标准,有力推动了碳中和目标的实现。
二、从有到优,技高一筹
这座行业内新型双膛石灰窑,究竟蕴含了哪些颠覆传统石灰生产的科技力量?让我们一同领略其背后的创新脉络。
从我国的石灰生产炉窑技术应用来看,一直以来都是以国外的炉窑技术为主,没有出现真正意义的“自主研发”技术,还是以舶来品+盗版+仿制为特征,特别是双膛石灰竖窑技术,一直依赖国外技术,国内近几年的所谓“创新”也离不开国外已经延用近60年的“牛腿式+悬挂缸”等主流炉体结构,即没有技术突破,也没有达到我国目前主流客户的应用需求,特别是当前国内以价格高昂的无烟煤块煤进行混料式生产的单膛石灰竖窑,无法应用价格低廉的粉体烟煤、气煤、兰炭粉、焦粉、生物质粉(气)以及低热值工业尾气和天然气等燃料生产,致使生产成本居高不下,尤其是石灰品质无法与双膛窑石灰质量相提并论,石灰价格和利润更是相差很远。
目前,在“双碳”背景下,按照国家产业政策,已经不再审批单膛混料式石灰立窑项目,鼓励建设双膛窑等节能型项目,鼓励使用新能源、可再生能源生产,支持碳回收和碳应用。然而,无论国外双膛窑技术还是目前国内主流的双膛石灰窑都是燃料应用品种单一(喷煤为主),也无法实现碳减排和碳回收应用,特别是其投资价格还是让人望而生畏,无法接受。
如何破局?如何让国内单膛混料式石灰窑实现改造升级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而得以延续生存?如何实现在新建石灰项目中实现“提质、降耗、减碳、增效”和“以传统单膛混烧窑的投资实现建设新型双膛窑项目”?
上述唐山金泉公司的蒙古国项目就诠释了多项关键创新点:
●实现了混料与喷吹两用的生产工艺,可单独使用混料式生产和单独使用喷吹燃料生产(固体粉体及气体燃料)。
●创新采用了窑外通道支撑式结构,窑内无任何阻风死角,解决了传统双膛窑在炉内设置牛腿式支撑及悬挂缸结构带来的结构缺陷、生产缺陷及安全隐患等疑难问题;
●创新采用烟气循环通道清灰气力输送装置,可以把粉尘输送至窑外收集和应用,解决了传统双膛石灰窑烟气循环通道需要空气.pao清灰、停机人工拨火清灰等弊端和安全隐患。
●创新应用窑顶废气余热烘干筛分及旋压悬浮预热器,以及恒温煅烧反应釜、电磁感应加热调温装置等,实现粉料悬浮式煅烧。
●创新应用烟气余热炉外石料预热技术,实现“石料防爆裂+余热全部回收利用”的双重目的。
●使单位产能调节实现30~100%内任意调节。
●创新采用窑顶烟气环形通道输出,可实现窑顶烟气二氧化碳(CO2)低温回收。
●创新采用窑体煅烧带循环通道高温烟气二氧化碳(CO2)高温回收和余热利用,可实现二氧化碳(CO2)转一氧化碳(CO,煤气)能源的收集和转换应用。
●可以使传统单膛混料式石灰竖窑直接改造为双膛式石灰竖窑(仅指唐山金泉公司设计建造的部分窑型或接近的窑型)。
●投资低,延续了传统石灰竖窑投资回报率和投资性价比高的特征,与传统双膛石灰窑投资相比,同等产量下投资有大幅的下降空间。
预留工艺接口:
●预留烟气循环通道电烧功能,可实现煤电一体化生产。
●预留炉内脱硝装置,可实现炉内燃料喷枪脱硝一体化生产。
●预留炉内可拆卸煤电复合式喷枪,可实现电能煅烧石灰。
三、实现创新,必将铭记
在我国,曾经在几十年中,“市场换技术”是中国工业发展的核心战略,而如今,“技术输出、装备输出、走出国门”的全球化运营趋势逐渐成为新的主题。而其实现的途径就是提高创新能力,改造传统产业结合新质生产力来实现。
创新来源于对传统及以往经验的的质疑,比如:还有更好的方法吗?唐山金泉公司科技自立自强之路,离不开创新的强大驱动力。从引进、消化、吸收,到自主研发,秉承行业变革的理念,勇于创新行业,在多年的实践和攻关克难中,不断打破常规、挑战自我,通过培育创造思维,掌握创新方法,成功实现了“弯道超车”。
那么,为什么说,此次唐山金泉在蒙古国实施的项目必将铭记?
首先,我们应该知道,具有35年品牌发展历史和335座石灰窑设计建造业绩支撑的唐山金泉公司,从1992年研发成功低热值煤气(高炉煤气)周边烧嘴式石灰竖窑以来,以自主研发的“中心烧嘴式石灰窑”(发明专利号:CN202310089589.6,实用新型专利号:CN202320170978.7)为技术支撑下,一路走来,通过不断创新,在国产化双膛石灰窑技术应用中再次向上迸发出更加强劲的动力。
同时,从工程建设角度来讲,上述蒙古示范项目创下了同行业工程建设速度新纪录。这成绩也标志着唐山金泉公司施工技术已居同业水平之上,树立了石灰行业项目建设新的里程碑。
更重要的是,它打破了国外的技术垄断,是我国完全自主创新的石灰生产新工艺,特别是其窑型结构,无论是生产方式还是技术装备,全部为具有行业命名的“ZGS中国式双膛石灰窑”的典型特征,没有一项是和国外技术相同的,其关键装备实现100%自制。尤其是其施工时间节点的率先完成,恰逢其时。据悉,这个示范项目是唐山金泉公司2023-2024年陆续实施的四个“示范项目”中率先完成“封顶”节点的项目,而且,从“专利技术”角度来讲,特别是作为中国技术,是走出国门在国外实施的,其意义重大。与此同时,随着唐山金泉公司“碳减排、碳回收、碳转化”等前沿领域的技术突破和在石灰行业的应用,或将成为中国石灰生产和装备制造将在国际上进步的关键,至少,与其他国外技术相比已经形成了鲜明的差异化竞争优势。
我们可以预见:对于每一个关心中国石灰行业发展的人来说,未来十年将会是见证中国石灰产业从崛起走向强大的重要时刻。弯道超车只是开始,下一步的目标,或许是——崛起。
让我们拭目以待。
《石灰产业》编辑部
2024年12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