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投资占GDP比例高达50%,是全球主要经济体中最高的,房地产等建设项目消耗了太多的钢材,引发了铁矿价格暴涨。澳大利亚铁矿石最大年度涨幅96.5%,这不仅是中国钢厂谈判的失败,还是对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的挑战。 2007年中国的GDP只占全球的6%,单位GDP消耗的钢材却是全球平均水平的6.54倍,不仅比欧美日发达国家大十多倍,而且比发展中国家也大近3倍。如中国GDP比印度大3倍,而钢材消耗却大9倍。 铁矿石价格暴涨,对中国经济的不利影响在全球是最大的,钢材又是制造业的基础材料,传递至各行业后,又会引发PPI(工业价格指数)暴涨,并且PPI指数又将传导至消费品指数CPI上,引发CPI高涨。今年钢材涨价就高达10000亿元,压在中国的制造业身上,压在中国国民身上,铁矿石价格戳中中国经济的软肋。 利益机制是驱动市场经济的基础,建议用利益机制来调节和改变经济增长方式: 1、树立全民节约钢材意识,建议制订节约钢材的建筑法规,恢复征收投资方向调节税,以抑制部分低效的建设项目。 2、加大在全国和周边国家寻找铁矿石力度。 3、必须改变增值税征收方式。进项抵出项的增值税征收方式,鼓励的是大量消耗资源、能源的行业和企业。 4、必须取消以金属为主体的产品出口退税,因为这实质就是中国向全球倾销金属材料,反而促进了他国低成本发展经济。 5、建议国家大型建设项目逆经济周期建设,以减少当前钢材的需求。 6、建议加征50%至100%的钢材出口暂定关税。中国出口5000万吨钢材到拉美欧国家,需要增加从巴西进口约9000万吨铁矿石,仅运输环节消耗的石油就需要500万吨,中国出口钢材的收入约350亿美元,可进口铁矿石9000万吨需要160亿美元,拉高铁矿石远洋运费20美元/吨,需要多支付100亿美元,拉高石油价格5美元/桶,中国进口石油需要多支付50亿美元,需要消耗焦炭3500万吨,又支付100亿美元,中国钢厂工人的辛苦劳动换来的却是负60亿美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