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热点聚焦:
1、必和必拓不认同力拓价格涨幅 价格可能要提高
力拓与宝钢的谈判落下帷幕,但2008年的铁矿石谈判仍未结束,另一家澳洲矿企必和必拓与中国方面的谈判仍在继续。必和必拓首席执行官日前表示,力拓达成的价格表明运费差异得到了承认,但与市场实际情况仍有差距。
根据力拓的价格协议,其铁矿石平均涨价85%,与淡水河谷65%的涨幅相比,宝钢吨钢成本增加约10美元,而目前中澳与中巴的运费差价约为50~60美元/吨。分析人士认为,必和必拓的表态显示出其未来谈判可能提出更高要价,但由于传统的定价机制已经破裂,中国钢企的处境更加不利。
据介绍,自2003年以来,由于对后期全球钢铁业的看好,铁矿石生产商都在大力拓展铁矿石的产能,因此铁矿石供给得到比较明显的缓解。分析师认为,2009年之后铁矿石价格的涨幅很可能会平缓,甚至微降。长期来看,中国今后一段时期钢铁业的发展将面临着相对比较宽松的国际铁矿石环境。但他强调,是否会出现拐点还难讲。
2、全球重工业巨头相继宣布提价转移成本压力
最近两天,全球化工、钢铁等重工业巨头纷纷宣布提高产品价格。尽管这是能源和原材料价格上涨下的“无奈之举”,但分析人士担心,下游行业也会随之涨价,让全球通胀形势“雪上加霜”。不过,钢铁行业收购产业链上游企业的行动证明,企业在成本压力面前,并非只有涨价一条路。
全球产量排名第四的钢铁企业韩国浦项制铁24日发表声明称,该公司生产的热轧钢卷价格将从7月起上调21%。这一价格调整自然和铁矿石价格的持续上涨有关,23日,中国宝钢集团刚刚宣布,与世界上主要铁矿石生产商之一的澳大利亚力拓公司就2008年度铁矿石基准价格达成了一致,接受铁矿石价格最高涨幅96.5%,据悉,浦项制铁等亚洲钢铁厂商也将接受宝钢与力拓的这一价格协议。
美国银行伦敦分部分析师霍尔格·施米丁指出,很明显,能源和原材料价格的上涨压力正通过产业链向下游行业传递,这已是全球趋势,很多钢铁、化工企业也是别无选择,在靠自身力量已无法吸收成本上涨压力的情况下,只能将其转移给下游行业。一些分析人士担心,这种涨价趋势将传导给整个供应链,最终受害的将是终端消费者。
当前,在成本上涨面前,全球制造业巨头除了提价外还有其他“撒手锏”。为了保持自己在全球钢铁行业中的领导地位,除了提高钢材销售价格外,阿赛洛—米塔尔积极向钢铁行业上游延伸“触角”,提高其原材料供应自给水平。6月23日,该集团财务总监阿迪特亚·米塔尔宣布,阿迪特亚—米塔尔已出资收购了美国Mid Vol煤炭集团,并且计划将矿石自给率从目前的45%提高到75%左右。为规避原材料涨价的影响,越来越多的钢铁企业自己收购矿山和煤矿或资源储备区,甚至收购废钢企业。新日本制铁公司及日本其他钢铁公司5月宣布,将加快行动削减成本,可能采取的措施包括裁员及开发价格较低廉的钢材替代品等。
3、以色列取消钢材进口关税有利我国钢材出口
由于对钢材的需求持续增长和国内钢材价格飞涨,以色列将取消钢材的进口关税。业内人士指出,这将在美国、欧盟对我国钢材屡屡发起反倾销反补贴的不利局势下,有利于我国钢材出口向以色列所在的中东等新兴市场转移。
据有关数据统计,近几个月内,以色列的钢材价格涨幅超过60%,建造一套面积为100平方米的公寓的平均成本因此增加了约3万谢克尔(约合6万元人民币),取消关税可鼓励企业从更多的国家进口钢材,进而增强本地市场的竞争。以色列财政部预计,从长期看取消钢材进口关税将节约50亿谢克尔(约合100亿元人民币)的经济成本。
共3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