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压在港口的铁矿石越来越多,已经成为有关部门的一大心病。据不完全统计,国内港口库存铁矿石已接近8000万吨的天量,对港口、铁路、海运等造成不小的压力。5月16日,国家发改委召开港存铁矿石疏港协调会后,部分港口采取了必要的疏港措施,但大部分港口仍处于观望状态,目前大部分港口港外等待船只仍然较多,港口大力发货也仅恢复到进出平衡的状态。
铁矿石大量囤积在港口,给我国的铁矿石价格谈判带来了极其不利的影响。
由于预期铁矿石可能涨价,一些具有进口资质的企业或中间商,加大铁矿石的进口。按照国内生铁生产增长情况,1月-4月富余入炉矿已达350万吨,远远越过了全行业钢铁生产对进口铁矿石的需求。正是由于1月-4月铁矿石超量进口,造成了港口铁矿石的严重积压。又由于大量铁矿石堆积在港口,造成海运矿石船到港后待港时间达到7天至10天。这种带有投机性特点的进口行为,强化了谈判对手对中国铁矿石需求快速增长态势的确认,增强了对方的信心,使对方更容易坚持强硬的谈判立场,从而,使我国在铁矿石谈判中处于被动地位。
导致铁矿石大量囤积在港口的原因有很多。比如,港存费用过低,使得铁矿石压港的成本非常低,远低于因铁矿石价格上涨可能产生的利润??至少在囤积者看来如此。据悉,现在不少港口的规定是,凡入港的铁矿石有30天的免费堆存期,超过30天直到60天,堆存费为每吨每天0.10元;超过60天直到90天,堆存费为每吨每天0.20元;超过90天,堆存费为每吨每天0.40元。每吨每天0.1元的费用,与囤积者预期中的铁矿石涨幅相比,几乎是可以忽略不计的。对于许多真正的需求者而言,这个成本也非常低,因为,倘若由他们自己来找地方堆放铁矿石,其成本要远远高于压港的成本。
为了改变铁矿石压港造成的恶性循环,日前,国家发改委和交通部联合发文,要求加强对各大港口的铁矿石疏运工作。对此,有部分港口开始实行新铁矿石堆存管理办法,上调铁矿石逾期堆存费,但目前仅有天津港等几个为数不多的港口提高了逾期堆存费,且上调的费用依然有限。根据天津港集团统一规定,将30天后免费期后的堆存费从每吨每天0.10元提高为每吨每天0.20元。这种上调幅度根本无关痛痒,尽管如此,大部分港口仍然按兵不动。 显然,上调铁矿石逾期堆存费并非解决问题的良方。
笔者认为,铁矿石压港的真正症结并不在此,而在于具有铁矿石进口资质的企业太多。纵观当今世界,还没有一个国家的铁矿石进口如此之乱。2004年,有资格进口铁矿石的国内钢厂和贸易商多达到523家,2006年,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和中国五矿化工进出口商会通过铁矿石进口资质的限制,但具有资格进口铁矿石的钢厂和贸易商仍多达118家。2006年12月28日,中钢协和五矿商会联合发布《2007年铁矿石进口企业资质标准》,新资质标准使2007年有资格进口铁矿石的国内钢厂和贸易商数量减少至90家左右。
但是,与国外相比,我国具有铁矿石进口资质的企业依然太多,这种进口权过于分散的状态,导致各方利益难以协调,而个别企业为了逐利一意孤行的做法,又可能引发连锁反应,导致整个铁矿石进口计划被打乱。最近几年,中国进口铁矿石的价格年年上涨:2005年上涨了71.5%,2006年上涨19%,2007年上涨9.5%,2008年上涨了65%……作为世界上最大的铁矿石进口国,中国在价格方面竟然没有话语权,很大程度上就是进口权过于分散所致。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不妨进一步精简进口资质的企业数量,甚至,只允许为数不多的几家企业进口铁矿石,然后,再通过市场进行资源配置,这种做法虽然有可能导致一定程度的垄断,但是,由于这样做可以使我国在谈判中话语权更集中,降低进口铁矿石的价格,最终肯定还是有利于国内企业降低铁矿石购买成本的。当下,这应该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选择。
共2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