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新一轮国土资源大调查全面展开以来,发现和评价了一批大型、超大型后备勘查基地,对全国矿产勘查发挥了重要的引导作用。
国土资源部副部长、中国地质调查局局长汪民23日在此间召开的全国地质
调查工作会议上说,我国新一轮国土资源大调查开展9年来,新发现矿产地800余处,其中大型以上60余处,提交一批新增资源量,其中铜3200万吨、铅锌7800万吨、铁矿石7.6亿吨、钾盐4亿吨、磷矿石8.5亿吨,形成若干国家级矿产资源基地雏形,有力拉动了商业性矿产勘查。
据介绍,在这些新发现中,新疆罗布泊钾盐新探获资源量7000万吨,总资源量达到3.5亿吨,成为我国重要的钾盐生产基地。西藏驱龙铜矿探获资源量超过1000万吨,成为我国第一大铜矿床。长江中下游、晋冀、辽吉等重要成矿区带发现多处隐伏富铁矿,显示深部找矿潜力巨大。沿扬子陆块周缘发现一系列沉积改造的“扬子型”铅锌矿,开辟了新的找矿领域。
汪民说,与此同时,我国基础地质工作程度明显提高,为资源勘查、重大工程建设提供了重要基础资料。地下水资源勘查评价取得重要进展,为国家水资源配置、地质环境整治提供了依据。初步建立重点地区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体系,在防灾减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一批原创性地质科技成果,地质调查的科技水平不断提高。开展国际合作,地质调查“走出去”初见成效。构建地质资料社会化服务平台,公益性服务迈出重要步伐。
新华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