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悉,印度钢铁部拟对该国铁矿石出口增加关税,这将使落于铁矿石谈判下风的宝钢等中国钢铁企业的处境更为不妙。“印度如果加征铁矿石出口关税,将对年度铁矿石谈判起‘火上浇油’的作用。”铁矿石专家徐向春分析,“出于配矿的需要,我国进口的印度矿主要是低品位的块矿,加征关税后,导致市场供应减少,进一步推高铁矿石价格,这将增加国际铁矿石巨头在谈判中的砝码。”
这几年,每到岁末年初,国际铁矿石市场的价格和出口关税的变化都毫无例外地成为了媒体及业界关注的焦点。而最终的铁矿石的价格,也牵扯着无数人的心———尽管这些人和铁矿石没有任何直接关系。仿佛是面对一场游戏强大的对手,中国钢铁企业在和全球铁矿石巨头以及印度的谈判和博弈中几乎毫无还手之力。在年度铁矿石谈判进入关键阶段的时候,印度却对铁矿石出口增加关税,即在原有10%的基础上提高5%,其关税总数达到15%。
从目前的国际铁矿石市场走势看,印度此次增加关税,中国企业似乎只有被动的接受,而没有更多的选择余地。2007年3月,由于印度增加铁矿石出口关税,中印曾发生过激烈的贸易摩擦,中国企业甚至采取“绝食”即拒绝购买印度铁矿石,在以往和国际铁矿石生产国博弈之际,中国企业似乎还很少有如此激烈的反应。但印度不顾中国企业“绝食”的压力,坚持加收关税,在双方的博弈中,中国企业最终接受了印方增税这一现实。
其实,印度的经济结构与中国相似,目前的重点也是走的钢铁、化工等重工业道路,这意味着对铁矿石等钢材原材料的需求将日益增大,可以说,此次征税将只是故事的开头而不是结果,未来印度对于铁矿石的出口将可能采取更加严格的限制措施。正如印度钢铁部长拉姆·维拉斯·帕斯万曾对媒体表示的那样,印度到2020年钢铁生产能力将达到1.75亿吨,成为仅次于中国的世界第二大产钢国,他呼吁印度政府5年内使铁矿石出口降到零来满足本国的发展。
过去,中印曾经度过了一段“幸福时光”。在历次国际铁矿石谈判时,印度一直是中国企业与供应商谈判的砝码,起到了一种平衡作用。2006年中国从印度进口铁矿石7500万吨,占印度铁矿石出口总量的80%多,金额达48亿美元,占中国去年进口铁矿石总金额的1/5。正是在三大铁矿石巨头数次大幅度提价的背景下,印度跃居中国第二大铁矿石进口国。然而,这样的结果也为现在的铁矿石谈判留下了隐患。去年上半年,印方之所以敢与中方较真,是他们已看到中国铁矿石进口“高烧未退”,因此增加了关税,目的是要削弱中国企业在未来铁矿石谈判中的地位。
对于中国企业来说,严重依赖铁矿石进口就像戴上了紧箍咒一样,受制于外国铁矿石供应商,其处境总是越来越被动。2000年至2006年,国际市场铁矿石价格上涨164%,铁矿石供货商平均利润为57.9%,而钢铁价格上涨产品只有60%,钢铁行业平均利润也只有17.8%。中国钢铁出口量猛增,折射出对铁矿石的新增需求在国际市场上短时期内释放得过于强烈。因而国际投资银行在一份预测中说,至2010年中国对铁矿石的需求将达到4.57亿吨,比2005年增长77.13%。
分析人士指出,此番再一次提高关税表明,印度已开始寻找属于自己的“战略空间”,使得资源占有更为有效和可持续。印度增加关税可以理解为是需求拉动、美元贬值、钢铁企业盲目进口和交易商投机炒作造成的,但中国“过热”的铁矿石进口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这显示出中国当前所面临的被动处境:作为世界铁矿石第一大进口国,中国这个大买家却对这些事关国家安全的原材料的定价缺少发言权,被迫“高买低卖”,成为全球贸易中最大的被动买单者。而且中国成为全球的加工、生产中心,主导了生产,但主导不了原燃材料的价格。
这是一种不正常的现象,必须根本改变。有专家建议,中国企业应当跳出疲于应付年度铁矿石谈判的怪圈,利用全球资源,加大力度合作勘探开发海外铁矿资源,积极参股、控股中小矿业公司,甚至可以考虑以部分钢厂股权换取国外铁矿资源,中国钢铁业境外权益矿只要达到2亿吨,那么,铁矿石谈判的被动局面将得到明显改善。因此,政府决策层应抓紧时间为钢铁企业充分竞争搭建平台,为钢铁企业参与铁矿石谈判定价创造条件。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