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材价格在去年底止跌回升,给人以行业“转暖”的印象,可到了今年2月份,钢价又开始下降。“这种变化,源于一系列经济刺激政策带来的暖意,但我国钢铁产能严重过剩,一些停产企业看到市场有些转暖苗头,马上恢复生产。需求恢复远没有产能恢复得迅猛,自然又导致价格下降。钢铁行业今年大面积恢复振兴的难度仍然很大。”工业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司金属一处副处长常国武说。
处在本轮经济寒潮风口浪尖的钢铁业,在2008年下半年,运行态势急转直下,全国大中型钢铁企业整体亏损164.09亿元,特别是12月亏损额达到291.22亿元,产品销售利润率为-17.44%。“钢材价格跌到了1994年水平,钢铁企业遭遇历史罕见的困难和挑战。”常国武说。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有关负责人说,今年国际市场难以好转,国内经济运行中存在的深层次矛盾显现,市场需求明显萎缩,钢铁行业在多年发展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集中暴露。资料显示,2008年底炼钢产能达6.6亿吨左右,过剩炼钢产能达1.6亿吨左右;产业集中度低,2008年粗钢产量最多的10家企业占粗钢总量的42.5%,存在无序竞争;钢铁行业对外依存度较高,钢铁产品直接出口和加工使用钢材产品的间接出口达23%左右,进口铁矿石生产生铁占全国生铁总量的50%以上。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去年我国进口铁矿石44365.74万吨,比上年增15.81%,国际铁矿石价格非理性暴涨,远洋运输费用不断攀升,高成本仍将“蚕食”企业今年的盈利。
“搞好总量控制和大幅降低原料成本,这‘两把火’是2009年我国钢铁行业渡过难关的根本保证。”中国钢协有关负责人明确提出。
据了解,今年1月,在国际市场现货铁矿价格和海运费较低的诱惑下,我国中小钢铁企业和铁矿石贸易商又开始了新一轮大量进口铁矿石,使海运费快速回升。专家提醒,如果任由这种情况发生,今年中小企业将重蹈去年大企业背上原料高库存的覆辙。
专家建议,尽快建立适应新形势的进口铁矿石定价机制和科学合理的进口铁矿石新秩序。钢铁企业应严守进口铁矿石贸易的行业自律公约,构筑国内外稳定的产业链,共同应对这场危机带来的严峻挑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