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连续生产35年零2个月的首钢4号高炉,熄灭了炉火,这标志着首钢压产400万吨钢工作正式启动。
首钢的压产工作,只是我国钢铁工业淘汰落后产能、推进产业升级的一个缩影。“2008年我国钢铁工业要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各项方针政策,严格控制总量,坚决淘汰落后,强化节能环保,加大企业重组,扎实推进钢铁工业由大到强的转变。”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司副司长熊必琳的话掷地有声。
结构调整取得进展
世界第一套低污染、低排放清洁型C3000型COREX直接炼铁装备,2007年在宝钢建成投产,开辟了无烧结、无焦化的炼铁新纪元。此外,国家核准的济钢结构调整规划、新余钢厂结构调整、广钢搬迁建设冷轧等项目;鞍钢鲅鱼圈、首钢曹妃甸京唐钢铁、邯钢结构调整等一批重大项目相继开工建设;马钢500万吨结构调整、包钢结构调整规划、通钢薄板坯连铸连轧、首钢冷轧、舞钢宽厚板等一批高附加值的结构调整项目陆续投产。
“这批项目的实施,对提升行业整体水平,优化产业结构,缩小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具有重要意义。”熊必琳说,“在国家严格控制总量,加大淘汰落后产能的同时,坚持‘有保有压’。”宝钢、鞍钢、武钢、攀钢等一批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结束了国内轿车面板、硅钢、百米长尺钢轨等高附加值钢材产品长期依赖进口的局面。2007年我国钢铁工业板带比达到43.5%,比2006年提高了2.9个百分点,钢材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
与此同时,宝钢、武钢、马钢等大型钢铁龙头企业在联合重组中的带动作用正在显现。2007年以来,宝钢与新疆八一、包钢、邯钢,武钢与昆钢,马钢与合钢先后实现了联合重组或战略联盟。宝钢重组新疆八一、武钢兼并鄂钢后,实施高水平的技改方案,采用大型、高效、节能的工艺设备,迅速提高了这些企业的综合实力,生产出高质量、高附加值的产品。
据熊必琳介绍,在产业政策的引导下,钢铁企业正加大节能减排力度,实施余热余能回收及重大环保工程。到目前为止,全国已有干熄焦装置50套,有121座1000立方米以上高炉配备余压发电装置,有10套利用低热值煤气的联合循环发电装置。截至2007年底,我国大中型钢铁企业吨钢综合能耗624.4千克标煤/吨,下降2.32%,节约标准煤1765万吨;吨钢耗用新水5.64吨/吨,下降16.24%,节水3.5亿吨;二氧化硫排放总量下降0.4%,减排二氧化硫2535吨。钢铁工业在产量增长的同时,实现了排放总量下降,循环经济成效显著。
努力转变发展方式
但不可否认的是,在钢铁行业保持较快发展的同时,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进一步凸显,主要表现在产能增长过快、产品出口数量过多、产业集中度进一步降低、铁矿石对外依存度大、淘汰落后进展缓慢等。
对此,熊必琳指出,2008年我国钢铁工业面临环境保护和资源供给压力继续增大、产能大于需求、市场约束进一步增强的形势,必须转变发展方式,加快淘汰落后、结构调整和节能减排,真正从过去的主要依靠增长实现发展的方式,向依靠科学技术创新、经济效益提高、资源消耗降低、产业结构优化、生态环境改善、发展成果合理分配的发展方式转变。
我国已成为钢铁生产、消费和出口大国,困扰多年的高端产品不能满足国内市场需求的局面已基本改变。除取向硅钢片等少数关键品种外,大多数钢材品种实现了供求平衡或供大于求。为了更好地满足市场对钢材产品在质量和数量上不断提高的需求,钢铁工业要通过自主创新,以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技术开发的新产品满足和引导市场需求。这是改变我国钢铁企业依靠廉价劳动生产低端产品获取利润,保证我国钢铁工业持续快速发展,提高国际竞争力的关键所在。大型钢铁企业要建立和完善自主创新体系,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加快科学技术向产业化转移,同时要跟踪国际钢铁工业前沿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提高国际竞争力,为钢铁工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钢铁行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但同时也属于高耗能、高排放行业。为此,以节能减排为抓手,加快关停和淘汰钢铁行业的落后生产能力,有利于钢铁行业自身结构的优化和整体竞争力的提高。要防止和纠正对落后生产设备只停不拆、转产转卖等错误做法,确保关停和淘汰落后工作顺利推进,取得实效。与此同时,2008年我国将进一步引导钢铁企业加快联合重组,增强钢铁企业规模化优势,提高产业安全性。鼓励钢铁企业积极开展国际合作,着手研究在境外投资建设钢铁厂,提高利用境外资源水平。
总而言之,全面优化和调整结构,实现全行业的产业升级,包括优化生产力布局结构,优化工艺装备结构,优化产品结构,淘汰落后产能、提高产品质量、扩大品种,是2008年我国钢铁工业发展面临的重大任务。
“经过几十年尤其是近10年的发展,我国钢铁工业奠定了成为世界领先水平产业的基础。只要抓住机遇,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发展方式,就能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新的贡献,实现钢铁工业由大到强的转变。”熊必琳信心十足。
经济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