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余钢铁机上冷却烧结机的生产实践
(新余钢铁股份公司烧结厂) 摘要 本文介绍了新钢公司烧结厂3#烧结机近几年的生产实践,尤其是在解决红矿问题上所进行的改进项目。 关键词 红矿 冷却 布料 烟道
1前言 随着我国钢铁工业的不断发展,和烧结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国家对能源和能耗的重视,近几年,国内烧结机逐步向大型化发展对烧结机的改造,尤其是节能将耗,提高产能和烧结矿质量,让老烧结机焕发青春,也越来越受到老企业的重视。 机上冷却工艺是上世纪70~8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工艺。它的特点是:设备一体化,取消了热振筛和不用单独的冷却机,操作方便,检修也方便,提高了作业率。同时,因其高温保持时间的延长,使矿物晶更完全,烧结矿强度相对较好,粒度组成较均匀,且具有较高的还原性。但它的致命弱点是:冷却电耗高,对原料的适应性窄,备件(主要是炉蓖条、隔热件等)消耗大,使用成本高。 新钢烧结厂3#烧结机 属于机上冷却烧结机,与1991年4月投产。 2工艺特点 机上冷却工艺,必须将烧结矿在冷却段冷却到输送胶带可承受的温度,因此,在生产管理与考核上与机外冷却有着明显的不同。新钢3#烧结机:烧结面积为33㎡冷却段面积为34㎡,中间过度段面积为8㎡。根据机上冷却工艺的特点,要求加强对3个温度的控制,既控制两个烟道的温度,保护两台风机和多管除尘;控制机尾卸矿温度,保护输送胶带。 (1) 控制烧结段废气温度在100~160℃之间,保护主抽风机的正常运行,同时,确保,多管除尘不挂泥,不堵塞,除尘效果好。 (2) 控制冷却段废气温度〈250℃,保护冷却风机正常运行。 (3) 控制终点温度〉300℃,保证烧结矿产质量。 (4) 控制机尾卸矿温度〈180℃,保护输送胶带,同时,保持高温时间的延长,使矿物结晶更完全。 通过对以上操作的严格控制,避免了烧坏皮带和风机轴瓦事故的 发生,保证了烧结机的作业率。但另一方面,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烧结机台速的提高,影响了一定的产量。 3技术改造和生产管理 由于3#烧结机在设计之初,其自动化水平较低,各项操作均靠人工手动控制,对人的操作要求很高,从水分的控制的到烧结布料、台速控制和点火温度、负压、机尾断面和经验判断。因此,在提高指示的同时为操作创造条件是技术改造的重要目的。 3.1对混合放水作业补加水设施进行改造 通过改进加水方式,用热水和汽水混合物混合圆筒加水提高热交换率,加水更均匀,既提高料温又改善造球。 表1改造前后效果对比
温度/℃ 项目 -3mm含量/% 夏季 冬季 改造前 32~35 50 40 改造后 25~28 55~60 45~50 3.2烧结布料系统改造 原设计3#烧结机布料为圆辊给料、反射板布料,料层厚度为450mm。提高料层,可以更充分利用料层的蓄热作用,降低固体燃耗,提高烧结矿质量。但随之而来的是负压升高,烧结速度减慢,机尾有红矿,甚至生料为烧透。为此,对布料系统进行改造。 将反射板布料改为用九辊布料机布料加装平料器平整料面,同时对松料器 进行改造。九棍布料器,加快混合料的滚动速度,一则辅助造球,进一步改善烧结混合料的粒度组成,借助不同颗粒的混合的滚动速度,产生粒度偏稀,形成台车布料的上细下粗的效果,二则使料层更松散,经平料器和压辊,平整料面,,消除表面拉沟,既有利于点火,提高点火强度和表面成矿率,另外,松料器改用双排厚壁管加热器预热,并重新排布管间距,使料层松散均匀,增强了透气性,降低了负压,提高了烧结速度,最终提高了烧结矿质量。 表2布料系统改造效果对比
项目 料层/㎜ 负压/Pa 机尾温度/℃ 台速m?min-1 改造前 450 16000±500 200 1.00-1.2 550 17500以上 无法正常生产 改造后 550 16000± 180-220 1.0-1.2
3.3对改造的烟道,强化冷却效果 由于料层提高,烧结过程的自动蓄热作用加强,烧结料的低层蓄积了大量的热量,直到机尾仍有大量的红矿,冷却不足,使得成品系统输送胶带寿命明显缩短,成本升高。为此,又对烟道系统进行了改造既:将烧结段烟道延长,将冷却段面积缩小让冷却风量更集中,加速冷却,提高冷却效果。 表3冷却效果对比 项目 机尾温度/℃ 成品皮带寿命/月 台车速度/?min-1 改造前 200~230 2~3 1.0~1.2 改造后 16以下 8~9 1.0~1.2 由表3可以看出,在台车速度基本不变的情况下,机尾温度明显下降,成品皮带使用寿命延长达数倍之多,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 4强化措施与操作要点 4.1合理控制生石灰的使用量 生石灰是烧结生产的添加剂,它不仅可以改善混合料的制粒,改善料层透气性,而且可以提高料温,提高垂直烧结速度。但生石灰用量大、碱度高时,冷却段蓄积的热量大,造成 冷却废气温度高,尤其是夏天,冷却废气温度往往超过冷却风机的润许极限,不得不限速降温,影响产量。但若太少或断灰,负压明显上升,烧结速度减慢。一般,碱度在2.3以下,生石灰配比8%~10%较为合适。 4.2烧结终点位置控制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根据温度的控制情况,一般将烧结终点稍往后移,由原设计的6#风箱后移到9#风箱,减小冷比,由原来设计的1.03下调到约0.8,直接将终点控制在冷却段,提高烧结机台速,增加产量。 4.3点火与布料操作 为了减少表面返矿,增加表面强度,提高成品率,实现料层厚度方向的均匀烧结,我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操作: 1) 控制好焦粉的粒度,要求3㎜含量达到89%~92%。 2) 合理控制好混合料水分,一般控制在7%~7.67%。 3) 布料过程要求混合料在九辊布料器上有加速滚动作用,形成自然堆积,产生偏析。
|